此网页设有cookies来改善您的在线用户体验。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Cookie政策
再次见到Harrison,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内敛和沉稳,以前总是出现在校园电视台镜头里的他,如今从采访者变为了被访者。
在今年的申请季中,Harrison如愿以偿地斩获了所有申请院校的offer,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CL),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完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满贯”。
采访后的下一个星期,他就要开启IB大考,为申请季画下令人期待的句号。当我们站在句点去回望这个充满韧性的男孩在诺达的5年时光,会发现在他的故事里,可以带给很多看似普通却期待发光的孩子一些启发。
申请季的160天
四月,天朗气清,正是林徽因笔下的“人间四月天”,但对于Harrison来说,四月的日子却像是“过山车”,经历了从内心煎熬的谷底到飞升顶端的刺激。
“我的申请季其实开始的比较早。”从2023年开始,Harrison就开始构思申请文书,Harrison的父母都是传统媒体人,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下,他也很坚定地将申请方向定为Media 和Communications。在一次去英国的访校中,Harrison来到UCL,他看到了这所世界闻名的高校是如何将Media和Communication做结合,讲述了伦敦和UCL的联系与故事,这样的创新的交互媒体很打动他,也是从那时开始,UCL成为了Harrison的梦校。
在2024年4月,为了完善申请作品集,他踏上了欧洲的拍摄之旅。在瑞典,他记录了宜家博物馆如何用新媒体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制作了一部融入虚拟民族志以及人类学概念的视频,这其中既融合了学术的价值,也有自我探索和实践的部分,他也和升学指导思涛老师反复讨论文书的修改。“很多人觉得申请传媒就是写写文章,但我想证明,这个时代的媒体人必须是‘多面手’。”他说。这部作品或许没有大片级别的制作,但充满了一个少年真实的探索与思考。
果真这样充满特色与识别度的申请打动了许多招生官,从去年11月开始,好消息纷至沓来,Harrison陆续收到了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KCL在内的多个名校offer。到今年4月初,除了UCL这所梦校,所有学校都抛来了橄榄枝,而在彼时,学校里同样申请UCL的同学有的已经拿到录取,这让Harrison陷入了这160天申请季中最难熬的时刻。
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申请系统崩溃的绝望,也承受着同学陆续收到offer、而自己仍在等待的煎熬;他曾在深夜反复刷新UCAS系统,直到看着申请状态从“Application Received”变成“Under Process”。“那段时间,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好事多磨’”Harrison笑着说,“但说实话,每一次刷新页面时,我都在想:如果最后没录,我是不是该做接下来的打算?”
4月10日,当UCL Media专业的录取通知终于出现在系统里时,Harrison盯着屏幕反复确认了好几遍,长舒了一口气。随后在4月14日,另一个Communications专业也下了offer。这一刻他足足等了160天,从提交UCAS到收到全部offer,这一过程也是他在诺达近五年时光成长的缩影:用漫长的坚持,对抗不确定的焦虑。
转轨少年的“重生”转折
Harrison坦言这些年对他来说,有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就是站在人生抉择路口的九年级那年。
2020年,彼时八年级的他从公立学校转入诺达,英语成了第一道高墙。“老师让抄learning objectives,我那时候甚至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只能一直问同学。”提及这段有些“痛苦”的日子,Harrison坦言,是老师的包容和友善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那时候,诺达的老师们用午餐时间为他补习,不仅是英文,其他学科遇到听不懂的问题,老师都会耐心地为他解答。就这样,过了一年时间,Harrison已经完全适应了诺达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但意想不到的是,彼时因国际局势的动荡,家人开始考虑让他重新备战中考,回到体制内。于是,2022年疫情期间,他开始了“双线作战”:白天完成IGCSE的课程,晚上恶补初中数理化。最终,他离最想去的高中仅差0.8分:“那时候爸爸常说,如果你跳远多跳几厘米,或许现在就坐在重点高中的教室里了。”然而,正是这场“插曲”也成为了转折,让他和家人重新审视了未来的可能性。
“中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酒店里聊到凌晨。”Harrison回忆,“在聊天的过程中,我爸突然说:‘我发现你在诺达这两年,真是变得敢表达、敢尝试了,这比一张试卷重要得多。”那一刻,他决定继续留在诺达,彻底拥抱国际教育,为自己的未来定下一个坚定的努力方向。Harrison坦言,如果当时没有坚定地留在诺达,他连想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冲击QS排名第九的UCL这样的世界名校。正是那个晚上的抉择,在他的面前打开了新的世界!
迎来分水岭!
寻找热爱的试练场
十年级,是Harrison的“觉醒之年”,他愿将之称为分水岭,也是他口中的第二个“重大转折”。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他从一个害羞内向的男孩,开始转变为积极与外界沟通、在诺达闪闪发光的人。
每一年,诺达都会面向8-12年级的孩子举办职业日,像职场招聘会那样,学生跟他们感兴趣的职业导师咨询: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发展前景如何,相对应的大学专业是哪些,需要哪些硬实力和软实力……那一年,未来想要走传媒方向的Harrison在参加校园职业日的时候遇见了吴迪老师,吴迪老师不仅是诺达毕业生家长,也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孵化了校园电视台NACIS TV,Harrison也是最早一批加入这个社团的学生。“我对他的初始印象是个乖孩子,个性中腼腆的成分多一些,那时候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仅是英国二流大学。在NACIS TV磨练了一年,他成为我们最优秀的记者和主播;在荣获诺达奖学金后,他的大学目标变成了UCL。”吴迪老师回忆。从幕后剪辑到镜头前主播,Harrison在这里尝试了所有角色,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明白“敢要,才能得到。”
在2024年毕业季,Harrison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作为leader负责学校毕业视频的拍摄,从第一次面对镜头时的结结巴巴,到后来独立策划毕业视频、协调40多位老师的拍摄档期,他逐渐明白,媒体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门沟通和协调的艺术。
同时,学术上的挑战从未停止。Harrison选择了IB商学, “第一次拿到5分时,我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突破。”他说。直到任课老师Mr.Scott对他说:“你不是语言能力不够,而是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他强迫自己每节课至少提问一次,甚至主动报名成为课堂讨论的“发起者”,一年后,他的成绩稳定在了7分。Scott老师至今记得那个曾经“几乎不开口”的男孩:“有一天,他突然举手反驳了我的一个观点——那一刻,我知道他不一样了。”
而爱丁堡公爵奖的三年征程,则是他意志力的见证。铜奖时,他累到“走不动路”,银奖结束时,带队老师Chris让全队为他鼓掌:“我看着他从一个男孩成长为真正的徒步者。”
这份坚韧,也延续到IB学习中。尽管选课时曾因民乐背景对西洋乐理一筹莫展,但IB音乐老师Ms.Marija的耐心辅导让他最终突破自我。让Marija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便是Harrison在IB音乐的最终Recital中,用二胡演奏一首西方著名曲目《康康舞曲》,Marija老师用钢琴为他伴奏,她认为这是Harrison在她课堂上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在诺达,失败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尝试的起点。”
Harrison的故事是NACIS教育理念的缩影:珍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用资源与信任为他们全力托举。在NACIS一路走来的Harrison是一名亲历者、一名记录者,同时也是一名开创者,他在NACIS包容、友善的环境下,一名中途转轨的学生开启了人生的全新可能。他在NACIS成长、蜕变,并最终找到了自己最热爱与最擅长的领域,为未来开启了无限可能。
去年毕业典礼,Harrison为其设计的主题“一路生花”成功地被学校采用,带给去年的学长学姐们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年,他自己也成为了毕业典礼的中的一员,当我们询问如果让他为今年的毕业典礼选取一个主题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应该是“云程发轫”,这句源于《离骚》的诗句蕴含着对锦绣前程初启的美好祝愿。
让我们一同祝愿这位曾经内向,但是却不断突破、打开自我的男孩从NACIS出发,开启属于他未来的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