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页设有cookies来改善您的在线用户体验。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Cookie政策
为什么需要艺术教育?
当AI可以模仿任何艺术风格,
当元宇宙开始重建审美结构,
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艺术教育?
这是一个看似美育的提问,但实际上却直指教育的核心矛盾:当周遭的世界在不断变化的时候,什么才是面对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2025未来就业报告》中指出,艺术教育培养的文化解码能力将成为十大核心竞争力之一。
拨开穿越丝绸之路的钴蓝色,透过梵高的浩瀚星空,艺术带给我们的,终是超越国界和算法之外的独特思维。
当任何一个来访者走进NACIS,一定会被学校中无处不在的艺术作品所吸引:NACIS的VA的专属“艺术长廊”、在阳光和微风下闪耀的粉色飘带矩阵、每个角度看上去都不同的动物塑片、建筑外墙上的巨大喷绘还有悬挂在一楼走廊超过3米的再生材料中国龙……
这是一所充满艺术氛围的学校,但除了氛围,“艺术”在NACIS还有更加蓬勃的力量: NACIS的多位毕业生凭借他们在艺术方面的特长斩获了多枚世界知名艺术院校的offer,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NACIS学子收到的艺术录取院校名单中包括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法国高等艺术学院、马里兰艺术学院等多个知名艺术学院,专业也涵盖纯艺、平面设计、插画等多个方面。2023年的毕业生Christie Lin还曾一举获得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这四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创造了艺术生的奖学金纪录。
在中学学生活动协调员、A-Level 视觉艺术Zhiyi老师的眼中,NACIS的Visual Art课程早已经远远超越了技能教育的角色,变成了培养和展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载体。Zhiyi老师一直强调 “对于NACIS的学生来说,艺术课培养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多的是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艺术课堂的延伸和跨界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极佳体现。”而正是基于这样的格局和思考,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Zhiyi老师和其他NACIS老师们数年如一日,一直锲而不舍地利用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NACIS学子不断“走出去”,参加了许多在业界颇有影响力的活动:第六届国际青少年艺术科普展览、“大师从这里起步”的跨界艺术展览、徐悲鸿杯国际青少年艺术比赛等都曾留下NACIS学子的身影,从刘海粟美术馆到上海天安千树中庭舞台,从滨港中心的1200平方米展厅到亲子共创市集,NACIS的绘画作品、废旧材料再利用创作、纸盒建筑模型、滑板独创品牌介绍乃至艺术延申演讲在上海的双语和国际学校艺术教育领域掀起了小小的旋风。斯洛伐克驻沪总领事帕佐拉克先生、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阿巴斯教授、上海著名的艺术策展人罗伊尔先生、上海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领军人物王小音老师都对NACIS的学生合作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Zhiyi 老师每每说起这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在诺达学子身上的事情,眼中总是闪现出特别明亮的光芒,她常常说每到了这一刻,作为老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就会让她的疲惫感完全消失。
作品集:细腻笔触描画的成长模样
当我们打开一名学生画册,你会看到一个平行宇宙的入口——那里可能会有未完成的速写,但更多的是一种我们似乎触手可及的流动思考。当研究生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的Julie老师展开她手里的学生画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份鲜活的生活印记。这是一位从八年级才转入NACIS的学生的画册,画册笔触细腻,连每一根被记忆微风吹起的发丝都精确地描摹了出来。“这已经是第三本了”Juile老师一边翻着画册一边说:“我会好好保留好这些资料,这些画作对孩子未来的升学一定大有用处,说不定能因此赢下大学的奖学金呢。” 这又岂止是几本作品集,这既是学生用细腻画笔勾勒的成长印记,也是老师国际视野的体现。当AI可以生成完美图像的时候,这些画册的珍贵才更加能够凸显出来:那些修改的痕迹,那些偶发灵感的速记,不正是一名全球公民的成长图谱吗?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为珍贵和震撼的吗?
创作营:在日本,我们举行了第一次海外动漫画展
对于对日本动漫创作感兴趣的诺达学子来说,2025的这个暑假一定在他们的记忆里刻下了深深的一笔,因为正是在这个流火的七月,NACIS的动漫创作主题项目首次在日本正式开营。学生们深入探索日本动漫源头,感受日本动漫魅力;而动漫大师小幡公春老师(《美少女战士》、《哆啦A梦》、《蜡笔小新》等多部经典动漫的原画稿作者)亲自构建的漫画课程,更是让NACIS的学子们体会到在每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诞生的背后,是将心中的梦想变成每一帧画稿的坚韧与热爱。
作为日本漫画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帧”在动漫设计中的作用被极致运用,形成了日本动漫独特的美学风格,而NACIS这次日本之行,也好似一部由数帧插画构成的动漫故事,无论外延还是内核,都与主题无比契合:
帧是时间的切片,而插画是故事的入口。当数字时代的帧革命到来,手绘的线条被电脑作画逐渐迭代,动漫插画这种跨越媒介的叙事艺术逐渐成为了社会的镜像,镰仓灌篮高手的车站上永远停驻着每个人有关青春的梦想,还有什么是比这里更美丽的呢?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论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意境,还是莫奈花园里的睡莲和垂柳,艺术从来都不是生活的装饰,而是生活的必需品。画笔能够接住坠落的星光,更能轻而易举地打破国界与语言的藩篱。国际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构建全球公民素养的桥梁——它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世界的复杂性,最终成为既能扎根本土又能拥抱全球的变革者。正如当代艺术家Olafur Eliasson所言:"艺术教会我们如何共同塑造未来。"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